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平台介绍

重庆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储能平台”)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及重庆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22年底获批成立,2023年12月29日正式揭牌。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储能平台依托西南区域资源禀赋和学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国家重点学科,聚集了资源开采冶金、材料能源利用到输配电的储能技术全产业链优势学科专业,依托高端装备铸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平台,聚焦全时域、本质安全、源侧规模化储能特色,形成了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储能系统和地下空间储能四大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针对当前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攻关上的“卡点”“堵点”,开展储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从材料与器件、大规模储能技术,储能安全和储能系统应用四个层次打造产业生态链,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

储能平台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4个,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全国“最美奋斗者"1人,长江学者1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2名,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名,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20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2名,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7名。已购置FIB-SEM,TOF-SIMSMicroCT等大最高精尖设备,着力打造原位与工况条件表征平台、储能材料与器件小试平台、实训平台等创新性平台。规划建设实验和办公区域总面积约11500平米空间,瞄准科技前沿,加快深入探索的创新步伐,努力赋能储能技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重大智慧”。